Puslapiai temoje: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
Off topic: 为中国加油! Gijos autorius: traiston
|
traiston Australija Local time: 13:49 iš anglų į kinų + ... TEMOS KŪRĖJA(S) Beyond the border | May 24, 2008 |
[quote]chance wrote:
法国人道组织很多,在较大的组织中,我印象最好的是“无国界医生”(无疆界医生)。
Chance说起无国界医生,让我想起一部电影Byond the border,就是以一名无国界医生的经历为基础拍摄的,看着还是很感人的,男女主人公是Cliff Owen, Angelina Jolie。 | | |
redred Kinija Local time: 10:49 iš anglų į kinų + ...
chance wrote:
我经常引用法广文章,是得到法广同意的。
还接触过法广,说明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活动经费之一是可以向traiston借支金钱,为他爸爸治病,还可以不用还,traiston,接受吧。如果说谈钱俗气,那就用其他方式,能从精神上获得人际交往上有利得的任何方式都行,能够在坛上畅通就行(主要是贴子从来不会被删),很不简单。
连版主对她说话的口吻也有点不同。
Kevin Yang wrote:
Chance,
你和大家都开心就好,不要辩论得面红耳赤,让来宾望而生畏。宽松是有度的,民主也需要有制约。这是一个论坛,有着严格的规则,各种意见和看法都可以来谈谈,但是也应该掌握分寸和比例问题。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我还没有意识到我在搬家前后有执法不一致的情况。你既然指出来了,我也会多注意。
[Edited at 2008-05-25 02:34] | | |
lbone Kinija Local time: 10:49 iš anglų į kinų + ...
说到用钱,我觉得有合理比例的管理支出是可以接受的。
这和找翻译或买其它东西其实是一样的。
如果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结果用钱浪费得一塌糊涂,或用得很不专业,比如如果总是出现买1万元1顶的帐蓬,或买1万元钱药品向药店要5万元钱发票,甚至还有一些我们没看见的,或看见帐面也看不明白的问题,比如本该买一种10元一份的药品,却买了另一种药效差不多,但要98元一份药品的情况,实际多花费的可能明显超过了50%。
花钱也是需要经验的,这经验中的很大比例也是钱烧出来的,这都有巨大的成本或机会成本。有没有不花钱或花钱很少就可以找到高水平管理者的方案呢?我相信答案就好象问有没有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就能找到高水平翻译一样,大家心知肚明。
[Edited at 2008-05-25 02:05] | | |
traiston Australija Local time: 13:49 iš anglų į kinų + ... TEMOS KŪRĖJA(S)
redred:
我无意和论坛上的任何人(包括您和chance)套近乎或是为仇做对,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总是把chance的对我的这一点好意理解的这么狭隘(我只针对这一件事,我对Chance没有深入了解,我只是就事论事)。我一介草民,不是权贵,在自由翻译圈内也是无名小辈。恕我冒昧,未经Chance许可便头脑一热,透露了这么一点个人信息,您却死抓着不放,这样做,你累不累啊?
Chance 的某些观点,我并不认可,这是个体生活和经历的差异造成的,但是观念上的差异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肆意的搞个人攻击吧。数十年来,我们接受的仇恨教育要远远大于善与爱的教育,因为一个观点的不同,就全面否定一个人,甚至肆意践踏人的尊严,直至剥夺对方的生命(比如文化大革命),我们因为这个问题吃得亏还不够大吗?
换位思考一下,当我们面对困难时,素昧平生的好心人给你鼓励,如果你第一个感觉他/她别有居心,我看多半还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 | |
|
|
redred Kinija Local time: 10:49 iš anglų į kinų + ...
论坛是禁止谈时政,但目触所到之处,不是核电(国家机密)为什么不公开接受监督,就是要从文革获得启迪,我是不支持文革,它从来就是恶梦,并说要吸取文革教训,要宽容(更多是助纣为虐),要博爱(另一层衍生意是滥爱,立过法的“亚婚姻”在催谷)……可以看到洋洋洒洒有多少个贴子(并且从来不会被删,有本事就是了),达到锲而不舍的境界。西方打着那些幌子,这年头还有人信就怪。
[Edited at 2008-05-25 03:43] | | |
|
QUOI iš kinų į anglų + ... 最令我感动的一张震后照片 | May 25, 2008 |
丈夫骑着摩托车,用绳子把妻子的尸体绑在自己的背上,送她去安息。妻子穿着粉红色的外套,头“靠”在丈夫肩膀上,两手“搂”在丈夫的腰间,就像平时下了班,小俩口一起回家,又像是在周末,两人一起上街,逛集市......
[Edited at 2008-05-25 07:33] | | |
CHEN-Ling Local time: 10:49 iš kinų į anglų + ...
我注意到这里引文的质量和可信度是越来越低。就拿前面出现的一些帖子来说说吧。
我基本同意中央政府的有关要求:报道要确保统一、鼓励稳定并优先报道正面消息。
但是今天看到的一条消息事关人命,网上大概查了一下也没查到其它网站刊登,所以还是帖子这里,请国内人士注意,要求政府紧急做出有关安排,个人至少可以通知亲朋好友们避开危险地区。
该贴首先说了一句非常好听的话“鼓励稳定并优先报道正面消息。”接着说看到一条“事关人命”的消息,而且这条消息“没有被刊登”,还要请国内人士要求政府做出“紧急”安排,至少他/她可以通知亲朋好友避开“危险”。
言下之意,政府封锁了“这个消息”,而且并没有做任何安排,国内的同行要“提请政府注意”,并赶紧“通知亲朋好友”。这位人士尽极力渲染之能事,似乎是世界末日来临。
“通知亲朋好友们避开危险地区”,自然是在危险地区或附近才通知。真没有想到,chance大姐在汶川、北川、青川这些偏僻的山区附近还有亲朋好友。记得那几天国内电话都打不通,chance大姐是通过什么方法通知危险地区的亲朋好友的,本人倒想了解个三四一二。
再来看看chance引用的这条消息吧。
法国天主教《十字架报》在今天的报道中披露:中国政府的一项研究显现:在八万七千座水坝中,有三千七百座水坝可能会出现问题。
法国《解放报》以“北川的难民潮”为题,侧重报道了难民逃里家园的情况。由于担心出现水灾,当地民众在地震之后,选择了离开。四川北部地区不再存有完整的房屋。根据北京昨天公布的数字:本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 达三万两千人;另有二十二万人受伤,并有五百万人流离失所。地震震级被确立为八级。报道说:难民们逃离的不是地震,而是他们居所附近的河流。地震发生后数天时间内,暴雨不断 ,一些河床塌陷、泥石流爆发,令当地民众感受到威胁。
这个消息侧重报道了“难民潮”、庞大的死伤人数以及让人惴惴不安的“水灾”隐患,对政府的营救努力只字未提。
事实是5月19日,政府早已注意到了三千多座水库因地震而出现的隐患,并通过媒体进行了适时报道,而且积极组织各级公安部门进行了移民动员,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不知chance大姐为什么就看不到。
另一个贴文:
约十年前听到过一个消息,不知是否该说。
曾听当年参与上海最高建筑的人说过,他们以前的同事说:可惜他们离开早了点,否则每人都可以捞个百八十万。
chance将10年前听到的一个小道消息作为依据,影射这次地震中可能存在的腐败。可是chance没有注意到这次地震中倒塌的房屋大多是60、70年代建造的,这个小道消息也应该是在30、40年前听到才对景嘛。
Chance“10%善款说”引用的文章来自于私人博客,并认为“值得参考”。也不知chance有没有征得别人的同意。还有很多“值得参考”的消息源源不断的来自于同一个媒体——法广。其它媒体的消息就不值得参考了?欢迎chance以后多贴引新华社的文章, 如果在法国无法登录新华社网站,那也情有可原。
在引用一篇文章或消息时,如果不事先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多方面核实,对其本身带有的偏见不予以修正澄清,无异于助纣为虐,唯恐天下不乱,丢掉了起码的信息传播责任和伦理道德。
[Edited at 2008-05-25 13:55] | |
|
|
chance (X) iš prancūzų į kinų +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May 25, 2008 |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 | |
CHEN-Ling Local time: 10:49 iš kinų į anglų +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May 25, 2008 |
chance wrote: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应当是“住”。你有这样的心境真是难得。这反映了你“理性探讨”的实质和个人修养。 | | |
QUOI iš kinų į anglų + ...
我倒没觉得“这里引文的质量和可信度是越来越低”,因为网坛上的引文可信度一向是零。
网络便捷,网络垃圾成堆,罪魁祸首是Ctrl-C和Ctrl-V三个键。一夜之间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都变成了媒体出口。但是查证信息的真实性是张李王赵的责任吗?保持中立是张李王赵的义务吗?
每个人都有选择看、选择听、选择讲、选择想和选择做的理由和自由,也有选择不�... See more 我倒没觉得“这里引文的质量和可信度是越来越低”,因为网坛上的引文可信度一向是零。
网络便捷,网络垃圾成堆,罪魁祸首是Ctrl-C和Ctrl-V三个键。一夜之间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都变成了媒体出口。但是查证信息的真实性是张李王赵的责任吗?保持中立是张李王赵的义务吗?
每个人都有选择看、选择听、选择讲、选择想和选择做的理由和自由,也有选择不看、选择不听、选择不讲、选择不想和选择不做的理由和自由。
偏见是你我心中的暴君,不要助桀为虐。
Mincho Young wrote:
我注意到这里引文的质量和可信度是越来越低。就拿前面出现的一些帖子来说说吧。
......
在引用一篇文章或消息时,如果不事先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多方面核实,对其本身带有的偏见不予以修正澄清,无异于助纣为虐,唯恐天下不乱,丢掉了起码的信息传播责任和伦理道德。
[Edited at 2008-05-25 11:39] ▲ Collapse | | |
CHEN-Ling Local time: 10:49 iš kinų į anglų + ...
abinitio wrote:
我倒没觉得“这里引文的质量和可信度是越来越低”,因为网坛上的引文可信度一向是零。
网络便捷,网络垃圾成堆,罪魁祸首是Ctrl-C和Ctrl-V三个键。一夜之间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都变成了媒体出口。但是查证信息的真实性是张李王赵的责任吗?保持中立是张李王赵的义务吗?
每个人都有选择看、选择听、选择讲、选择想和选择做的理由和自由,也有选择不看、选择不听、选择不讲、选择不想和选择不做的理由和自由。
偏见是你我心中的暴君,不要助桀为虐。
Mincho Young wrote:
我注意到这里引文的质量和可信度是越来越低。就拿前面出现的一些帖子来说说吧。
......
在引用一篇文章或消息时,如果不事先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多方面核实,对其本身带有的偏见不予以修正澄清,无异于助纣为虐,唯恐天下不乱,丢掉了起码的信息传播责任和伦理道德。 [Edited at 2008-05-25 11:39]
当然如果只选择小道消息、私人博客以及带有明显偏见信息作为讨论依据的话,那也是每个人的自由。罪魁祸首倒不是Ctrl-C和Ctrl-V,我看是人心。不是无能力去查证,而是不愿意去查证,装糊涂,别人反驳时就说什么“.....也说不准。但愿是他们吹牛。”
不愿承担查证信息的责任,就不要随便Ctrl-C和Ctrl-V来制造更多的垃圾,还这里一个干净的空间,难道不应该吗。 | |
|
|
Shang Kinija Local time: 10:49 iš anglų į kinų
lbone wrote:
说到用钱,我觉得有合理比例的管理支出是可以接受的。
这和找翻译或买其它东西其实是一样的。
如果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结果用钱浪费得一塌糊涂,或用得很不专业,比如如果总是出现买1万元1顶的帐蓬,或买1万元钱药品向药店要5万元钱发票,甚至还有一些我们没看见的,或看见帐面也看不明白的问题,比如本该买一种10元一份的药品,却买了另一种药效差不多,但要98元一份药品的情况,实际多花费的可能明显超过了50%。
花钱也是需要经验的,这经验中的很大比例也是钱烧出来的,这都有巨大的成本或机会成本。有没有不花钱或花钱很少就可以找到高水平管理者的方案呢?我相信答案就好象问有没有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就能找到高水平翻译一样,大家心知肚明。
[Edited at 2008-05-25 02:05]
政府拨的经费应该足够红十字正常运转,这笔经费不是让他们呆在屋子里看报纸喝茶的,而是到外面做事的费用。就算不够花,也可以向政府申请啊,岂能挪用捐款。谁会愿意把自己的钱捐给靠不住的机构?以前民众不愿意捐款,就是因为捐款不知去向,时常有截留善款的丑闻被揭发出来。为此,香港的慈善机构不得不亲自把东西运到灾区分发给灾民。 | | |
isahuang Local time: 21:49 iš anglų į kinų + ...
lbone wrote:
说到用钱,我觉得有合理比例的管理支出是可以接受的。
这和找翻译或买其它东西其实是一样的。
如果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结果用钱浪费得一塌糊涂,或用得很不专业,比如如果总是出现买1万元1顶的帐蓬,或买1万元钱药品向药店要5万元钱发票,甚至还有一些我们没看见的,或看见帐面也看不明白的问题,比如本该买一种10元一份的药品,却买了另一种药效差不多,但要98元一份药品的情况,实际多花费的可能明显超过了50%。
花钱也是需要经验的,这经验中的很大比例也是钱烧出来的,这都有巨大的成本或机会成本。有没有不花钱或花钱很少就可以找到高水平管理者的方案呢?我相信答案就好象问有没有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就能找到高水平翻译一样,大家心知肚明。
[Edited at 2008-05-25 02:05] | | |
Zhoudan Local time: 10:49 iš anglų į kinų + ...
我5月14日在红十字总会网上捐款,但到今天上去查还是未支付状态,但我的网银帐户已经显示5月14日当日扣款。我Google了一下,有这种情况的还不止我一个,你们有没有碰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呢? | | |
Puslapiai temoje: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