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slapiai temoje: < [1 2 3] > |
Off topic: 社科院公布白领工资标准 Gijos autorius: LoyalTrans
|
LoyalTrans Local time: 10:55 iš anglų į kinų + ... TEMOS KŪRĖJA(S) |
Donglai Lou (X) Kinija Local time: 10:55 iš anglų į kinų + ...
Robert Cai wrote:
"blue collar": below 100k/year
"Petit white collar": 100k-300k/year
"white collar": 300k-500k/year
"golden collar": 500k plus
Currency unit: RMB
[Edited at 2007-11-06 01:14]
[Edited at 2007-11-06 01:22]
混了這麼多年,連個白領都沒混上。 | | |
LoyalTrans Local time: 10:55 iš anglų į kinų + ... TEMOS KŪRĖJA(S)
Donglai Lou wrote:
Robert Cai wrote:
"blue collar": below 100k/year
"Petit white collar": 100k-300k/year
"white collar": 300k-500k/year
"golden collar": 500k plus
Currency unit: RMB
[Edited at 2007-11-06 01:14]
[Edited at 2007-11-06 01:22]
混了這麼多年,連個白領都沒混上。
不是澳元哦,而且是税前的。![](https://cfcdn.proz.com/images/bb/smiles/icon_smile.gif) | | |
Frank Wang Kinija Local time: 10:55 Narys iš anglų į kinų + ... An old problem: wealth gap | Nov 6, 2007 |
Perhaps wealth gap is common.
[Edited at 2007-11-06 05:00] | |
|
|
chance (X) iš prancūzų į kinų + ...
沒說﹐說了你們也不信﹐我說的是歐元兌換成人民幣﹐而且我們在稅前就先交了50%, 所以剩下的還不夠中國的白領。
但是我們確實有較好的社會福利﹐不怕生病﹐上學低薪階層也可以申請獎學金等等﹐我沒能力買房也沒太多怨言﹐因為像我們這樣沒有遺產﹐在法國工作時間不夠長的人買不起房是正常現象﹐老一代法國人買房也是要在積蓄了幾十年以後﹐或是貸款20-30�... See more 沒說﹐說了你們也不信﹐我說的是歐元兌換成人民幣﹐而且我們在稅前就先交了50%, 所以剩下的還不夠中國的白領。
但是我們確實有較好的社會福利﹐不怕生病﹐上學低薪階層也可以申請獎學金等等﹐我沒能力買房也沒太多怨言﹐因為像我們這樣沒有遺產﹐在法國工作時間不夠長的人買不起房是正常現象﹐老一代法國人買房也是要在積蓄了幾十年以後﹐或是貸款20-30年的。我們這裡的貧富差別沒有美國和中國那麼大。我支持法國的改革﹐但是如果要改成向美國看齊﹐我們可不願意![](https://cfcdn.proz.com/images/bb/smiles/icon_wink.gif)
還是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社會形式解決貧富差距問題。
Robert Cai wrote:
Donglai Lou wrote:
Robert Cai wrote:
"blue collar": below 100k/year
"Petit white collar": 100k-300k/year
"white collar": 300k-500k/year
"golden collar": 500k plus
Currency unit: RMB
[Edited at 2007-11-06 01:14]
[Edited at 2007-11-06 01:22]
混了這麼多年,連個白領都沒混上。
不是澳元哦,而且是税前的。
[Edited at 2007-11-06 15:08] ▲ Collapse | | |
Donglai Lou wrote:
Robert Cai wrote:
"blue collar": below 100k/year
"Petit white collar": 100k-300k/year
"white collar": 300k-500k/year
"golden collar": 500k plus
Currency unit: RMB
[Edited at 2007-11-06 01:14]
[Edited at 2007-11-06 01:22]
混了這麼多年,連個白領都沒混上。
同感,100K 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门槛。 | | |
ysun Jungtinės Amerikos Valstijos Local time: 20:55 iš anglų į kinų + ... 靠100k/year 的收入在中国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 Dec 4, 2007 |
Dallas Cao wrote:
同感,100K 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门槛。
偶而看到这篇文章,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http://www.asn14.com/cxqd/category/world_around_us/
下面这段就选自这篇文章:
美国物价 VS 中国物价
美国和中国,两个超级大国,我都住过,我都呆过,我都挣过钱,我都花过钱。咱不拿比率说事,就说在中国月入八千,在美国也月入八千,拿物价做一个比较。
在美国买辆奔驰E-320,50000 元,相当于半年多的工资。
在中国买辆奔驰E-320,980000 元,相当于十年多的工资。
在美国买双意大利皮鞋,50 元上下;
在中国买双意大利皮鞋,1500 元上下。
在美国租一套三居室,1000 元上下。
在中国租一套三居室,2000 元上下。
在美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4 元。
在中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20 元。
在美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500 块差不多了。
在中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2000 块还不够。
在美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顶死了1500。
在中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怎么也要 30000。
在美国买斤瘦猪肉,三元。
在中国买斤瘦猪肉,十五元。
在美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十元。
在中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百元。
在美国买一盒哈根达斯,三块!
在中国买一盒哈根达斯,六十!
在美国 Holiday Inn(四星宾馆), 七、八十块。
在中国 Holiday Inn, 七、八百块。
在美国加满一箱汽油,三十块足够。
在中国加满一箱汽油,三百块也足够。
在美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 万。
在中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0 万。
在美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0 元。
在中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40 元。
在美国用手机,一个月5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中国用手机,一个月500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美国看电影;新大片儿: 8块!
在中国看电影;新大片儿: 80!
在美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元。
在中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0元。
| | |
LoyalTrans Local time: 10:55 iš anglų į kinų + ... TEMOS KŪRĖJA(S)
我在美国也呆过,也有blog作者的这种感觉。为什么老美能过这么好的日子?为什么咱中国老百姓就只能过那么差的日子?
除了全球化这个技术因素之外,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中国的体制。外界看中国似乎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实际上俺们在内部的就觉得还有很多地方做得相当得差。国内的贫富差距之大触目惊心,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富人的财富95%以上都不是正道来的。所谓改革开放的成果大多数都被极少数上层弄走了,老百姓只能喝汤(当然有汤总比没有强)。。。
又谈到“政治”了,打住。:) | |
|
|
ysun Jungtinės Amerikos Valstijos Local time: 20:55 iš anglų į kinų + ...
Robert Cai wrote:
为什么老美能过这么好的日子?为什么咱中国老百姓就只能过那么差的日子?
如果说,美国人到WAL-MART购买价廉物美的Made in China是剥削中国廉价劳动力,也许可以说得过去。但如果说,美国人购买价廉物美的奔驰、宝马是剥削德国廉价劳动力,那就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了。很多东西本来就不该那么贵。中国的物价是在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环境下乱抬上去的。那不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吗?奔驰、宝马100多万一辆,照样很抢手;房价几万、十几万一平米,照样很热门。很多有钱人买豪宅名车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更甭说咬牙跺脚了。所以,苦就苦在那些蓝领、黑领了。 | | |
Wenjer Leuschel (X) Taivanis Local time: 10:55 iš anglų į kinų + ...
其实,无论在哪个社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都是无法与上层的比较。只是,解决贫富差距可能会引起的冲突,每个社会所使用的手段不太一样。
有时我觉得,要先珍惜既然达到的社会成就,然后在那样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改善比自己不幸运者的处境。如果做不到改善别人的处境,能够不给社会惹麻烦,那也已经不错了。
在上个世纪五零、六零年代的美国,�... See more 其实,无论在哪个社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都是无法与上层的比较。只是,解决贫富差距可能会引起的冲突,每个社会所使用的手段不太一样。
有时我觉得,要先珍惜既然达到的社会成就,然后在那样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改善比自己不幸运者的处境。如果做不到改善别人的处境,能够不给社会惹麻烦,那也已经不错了。
在上个世纪五零、六零年代的美国,有些出身巨富家庭的年轻人投入极端激烈的社会改革运动。从那时到今天,美国到底改变了多少?
在美国或欧洲,我都看到过一些不幸的人,他们的痛苦可能不比在中国社会底层生活的人还轻松。有时我觉得,幸福不幸福不是拥有的多寡,而是感受美好的能力有多强。Eric Fromm 的 To Have or to Be? 值得参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Erich_Fromm
http://www.librarything.com/work/135975 ▲ Collapse | | |
chance (X) iš prancūzų į kinų + ... 老中的问题不能归到老美的头上 | Dec 4, 2007 |
只有看得清,才有解决的希望。
Robert Cai wrote:
我在美国也呆过,也有blog作者的这种感觉。为什么老美能过这么好的日子?为什么咱中国老百姓就只能过那么差的日子?
除了全球化这个技术因素之外,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中国的体制。外界看中国似乎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实际上俺们在内部的就觉得还有很多地方做得相当得差。国内的贫富差距之大触目惊心,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富人的财富95%以上都不是正道来的。所谓改革开放的成果大多数都被极少数上层弄走了,老百姓只能喝汤(当然有汤总比没有强)。。。
| | |
LoyalTrans Local time: 10:55 iš anglų į kinų + ... TEMOS KŪRĖJA(S) welcome back! | Dec 4, 2007 |
Talk about your China trip, Chance. Some people here are really missing you and were discussing your mysterious "biz trip".![](https://cfcdn.proz.com/images/bb/smiles/icon_smile.gif) | |
|
|
chance (X) iš prancūzų į kinų + ...
否则不光是当CIA的汉语老师,还可能当高参呢![](https://cfcdn.proz.com/images/bb/smiles/icon_wink.gif)
Robert Cai wrote:
Talk about your China trip, Chance. Some people here are really missing you and were discussing your mysterious "biz trip". | | |
chance (X) iš prancūzų į kinų + ... 听说美国对华留学生签证放宽条件 | Dec 4, 2007 |
不知你们是否听说? | | |
wherestip Jungtinės Amerikos Valstijos Local time: 20:55 iš kinų į anglų + ...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 Dec 4, 2007 |
虽说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我觉得有些情况下人们的一些想法往往是主观意识造成的.
Happiness in life IMO could be subjective, and so could discontent![](https://cfcdn.proz.com/images/bb/smiles/icon_smile.gif)
[Edited at 2007-12-05 04:03] | | |
Puslapiai temoje: < [1 2 3] > |